2024年11月22日

福音时评|从爆火的网贷现象 再次思考消费主义陷阱

作者: 李世光 | 来源:基督时报 | 2022年01月14日 10:01 |
播放

曾经,借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有事情当中最难的事情之一。

但时代在飞速的发展着,曾经难借的钱现在动动手指就能够完成,甚至很多人巴不得能够把钱“送”给你。

曾经,借钱真的很难

笔者至今还能够清楚的记得,在笔者小时候,笔者父母告诉笔者,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,那时候刚刚改革开放,他们也刚刚结婚。结婚的喜悦很快就过去了,夫妻二人需要面对的问题非常现实也非常严峻——家徒四壁。家里非常穷,穷的就像这个成语的最初含义:家里真的就只有四面墙壁了。以至于住的茅草屋顶的房子漏水了都没有钱来修理,因此被很多人笑话。笔者父亲为了让这个家能够活下去,决定做买卖赚钱养家。想法固然是好的,只是做买卖需要本钱,现实情况是一块钱都没有。最终,父亲跑了好几家亲戚,最终从三家亲戚那里一共借到了10块钱。

就是这十块钱帮助父亲赚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,也是从这十块钱开始,笔者家里开始慢慢的摆脱贫困,那时候笔者父母刚刚结婚,因此笔者根本还没有出生。

那是笔者父母平生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借钱的经历。

借钱,曾经真的就是这么难。

遍地开花的网贷

随着这些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,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和向社会各领域的深度渗透,借钱难,对于很多人来说早就已经成为了故去的历史。

据悉,目前阿里、京东、腾讯、字节跳动、美团、小米、百度等众多的知名公司都开通了消费贷业务。注意,这里列出来的只是很有名的几个大公司,不知名的、知名度比较低的消费贷业务更多。日常生活当中,我们在看微信朋友圈、玩微博、刷短视频、读小说等等的时候,都有可能有意无意的看到众多的消费贷广告。可以说如今,消费贷们无所不在。买东西的平台能借钱,打车的平台能借钱,外卖平台也能借钱——不怕你没钱,就怕你不借钱。

为什么这么多的公司要抢着给你借钱?

简单来说,有利可图呗。但是究竟能够有多少利呢?很多人可能就不清楚了。

可能是中国所有合法生意中最暴利的生意

很多人对网贷的看法是一个字——黑。

就拿很多人使用的支付宝借呗来说来说,大家在平台上贷款10000元,分一年12期还清,利息为1825元,折合年化利率为18.25%,这个利息其实已经很接近本金的五分之一了。相比之下,传统银行消费贷款平均一年期利率在8%-10%之间,甚至更低。

就在前几天,有一条微博比较全面地整理了常见的互联网消费贷的年利率,很多网友表示自己看完以后彻底被震惊了。这些常见的互联网消费贷,年利率普遍在20%左右,换言之,消费贷,这是每年能够带来20%利润的投资,而且随着法制的完善,还款的风险控制也变得越来越完善,很少有借款人恶意不还的情况了,毕竟正规的消费贷每一笔借款和还款都是会纳入征信信息的,而只要被列为失信人的话,在今天这样一个网络社会当中可以说是寸步难行。消费贷既能够带来丰厚的利润,而且还几乎每一笔放款都能够“稳赚不赔”,如此,也就怪不得众多大公司抢的头破血流也要开展消费贷业务了。除了消费贷,哪里还能够找到20%年利润而且还稳赚不赔的合法生意?

事实上,哪怕是疫情之前的2017年,根据国资委发布的数据,国资监管系统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0.0万亿元,同比增长14.7%,实现利润总额2.9万亿元,同比增长23.5%;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6.4万亿元,同比增长13.3%,实现利润总额1.4万亿元,同比增长15.2%,增速创五年来最好水平。

按照上述数据计算,2017年,国企的平均利润率大约是5.8%。这个数据基本代表了中国实体经济的平均利润率水平。

而消费贷,居然能够稳定的带来接近20%的年利润!

消费贷背后的消费主义陷阱

这些消费贷平台们20%甚至更高的年利润是从哪里来的?

自然是无数消费贷的使用者们,是他们,在不知不觉中,给消费贷平台提供了20%甚至更高的年利润。

月月花,月月赚,月月光。这就是当今无数中国年轻人的真实写照。

以前的时候,还是赚钱然后花钱这个次序。但是现在,次序已经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开始已经被颠倒过来了,变成了先通过信用卡、花呗、白条来花钱,通过借呗、金条、微粒贷来借钱,然后发了工资以后再还钱,如此月复一月,年复一年。最终一年到头,发现自己除了欠款和还款的焦虑以外几乎什么都没有留下,而消费贷平台们却在看不见的背后数钱数到手抽筋,高高兴兴过大年。

这样的悲惨处境正应了约伯记中的一节圣经经文:

【伯20:18】 他劳碌得来的要赔还,不得享用,不能照所得的财货欢乐。

  我们必须警惕消费贷背后的消费主义陷阱,调整我们的消费次序,吃我们劳碌得来的。如此,才算为真正的有福。

【诗128:2】 你要吃劳碌得来的。你要享福,事情顺利。

立场声明
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
版权声明
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 (021-6224 3972) ‬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